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嵊州小砩桥主体建成

来源:空间结构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8-04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按照规划,小砩桥将于今年年底达到通车条件。其中主桥跨越澄潭江,满足机动车、非机动车、行人过河需求;引桥段满足机动车、非机动车过河需求,单幅桥宽11.75m。两幅桥分离设计

按照规划,小砩桥将于今年年底达到通车条件。其中主桥跨越澄潭江,满足机动车、非机动车、行人过河需求;引桥段满足机动车、非机动车过河需求,单幅桥宽11.75m。两幅桥分离设计,且中间地面设置双向4车道的机动车辅道,两侧地面设置人行道、非机动车道。

也正是凭借一系列严苛的标准和创新性的方法,让小砩桥的施工建设变得更为顺利。随着高温季节的到来,为保障施工安全及项目推进速度,康亮透露,目前中铁十八局的项目部倒排工期,科学调配人员和机械,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,避开高温时段作业。

“该项工程完工后,小砩桥将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嵊州市水系景观,对完善地区综合交通系统及片区开发起到重要的先导作用,对打造具有厚重积淀、现代气息、山水特质的现代化网络型山水城市具有重要意义。”康亮总结说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为了保证钢塔施工的质量,小砩桥主塔节段单元板均在加工厂内制作完成,单元板在厂内分段制作胎架组装预拼,整体试拼完成后,再分段运输至现场用塔吊吊装。

中铁十八局小砩桥项目经理康亮介绍说:“桥梁全长614米、宽36米,主桥跨越澄潭江,大桥采用独塔斜拉桥结构设计,索塔总高99米。桥面以上80米为钢结构,使用钢材约8000吨。”

来源:中国青年报·出行周刊

为了突破上述一系列的难题,中铁十八局的建设者们精心研究施工方案,创新采用“步履式多点顶推法”进行主跨施工。

在这种结构的加持下,小砩桥外形雄伟壮观,远看如宝塔耸立,建成后将成为嵊州市新的地标性建筑。

7月31日,随着最后一跨钢箱梁焊接完成,国内罕见空间异型结构钢塔桥——嵊州小砩桥主体正式建成。

“在施工建设过程中,同事们以液压系统为动力源,控制14处顶推点进行同步顶推、下降,并及时进行压力调节,确保顶推精度在正负两毫米之间。而在边跨施工中,项目团队将大桥边跨钢箱梁划分为16个节段,采用‘分块制作+现场支架法'进行安装,将整体的施工效率提升了40%。”康亮说。

如果说轨道交通是城市的毛细血管,错综复杂连接着城市的每个角落,那么高架和桥梁,更像是城市交通的动脉,让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更顺畅和便捷。

康亮表示,小砩桥的双塔肢采用五边形断面设计,底部连为一体,垂直向上分离后再向中间聚拢,形成双佛手式塔柱造型,空间索面呈扇形布置,故称为“空间异型结构”。

不过,想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高效美观地建好小砩桥,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。康亮对记者说:“由于大桥设计独特,结构变化多样,使得施工工艺极为复杂,加之春夏季节天气变化快,受台风、高温天气影响,施工安全风险极大。”

由于单节钢塔的重量近60吨,相当于50多辆小轿车的重量,对就位安装精度及线形控制造成了较大困难。

“在江苏、浙江与四川、重庆等地,由于这些地方的地貌大多都是山地、丘陵和河流,会给建设高速公路造成很大的不便。”威尔森分析师徐宏对记者说,“为了将河流两岸连接起来,这时候新建一座桥梁,就成为最方便快捷的交通设计方式。”

为了确保大桥主塔线型流畅美观,中铁十八局的建设者们利用三维数控弯板机制作主塔节段单元板,保证异型曲面壁板精度,同时引入BIM建模技术进行主塔钢结构模拟施工,确保安装精度。

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张真齐 来源:中国青年报

7月31日,随着最后一跨钢箱梁焊接完成,国内罕见空间异型结构钢塔桥——嵊州小砩桥主体正式建成。记者了解到,由中铁十八局承建的小砩桥是连接浙江省嵊州市城西新区、丽湖片区的重要基础设施。

文章来源:《空间结构》 网址: http://www.kjjg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804/1116.html



上一篇:日本人拍中国空间站:“土”字结构清晰可见,
下一篇:李迅雷:未来股市的总指数上涨空间有限,但存

空间结构投稿 | 空间结构编辑部| 空间结构版面费 | 空间结构论文发表 | 空间结构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空间结构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