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创新创业活力区打下围护结构第一钻,青岛地铁(2)

来源:空间结构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9-1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从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的升级,不难看出青岛TOD开发的思路迭代。年初,青岛地铁明确了“建设世界一流地铁,打造一流城市建设投资运营商”的目标,制

从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的升级,不难看出青岛TOD开发的思路迭代。年初,青岛地铁明确了“建设世界一流地铁,打造一流城市建设投资运营商”的目标,制定了“三六五”发展战略。无论是“TOD综合开发投资一千亿”的千亿级目标,还是“让更多人工作生活在地铁旁”“匹配城市战略”的美好愿景,无不在擘画“轨道上的青岛”这一美好蓝图。

TOD的开发已经成为全市发展共识,青岛地铁将充分抓住青岛轨道交通二期、三期线路建设窗口期,依托地铁集团资源优势,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,不断改善城市形象面貌,提升城市功能品质,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,让更多的人乘坐地铁出行,让更多的人工作生活在地铁旁,让青岛的TOD模式尽快成为全国城市更新的典范。

“TOD”建设瞄准千亿级目标

墙体斑驳的老厂房、藤蔓覆盖的铁道、踩上去吱呀作响的红色地板,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覆着历史的尘埃。几个月前,青铁置业的工作人员入驻这里,下个月开始,将对国棉六厂老厂区进行改造。在未来的蓝图里,倚靠高铁、地铁多线交汇带来的强大客流,借助整个创新创业活力区带来的蓬勃生机,发挥老国棉六厂承载的文化记忆,这里将对标北京的“798”,打造包含酒吧、文旅、餐饮、剧场等元素在内的公共文化活力区,塑造未来青岛新门户的复合式艺术交流空间。据介绍,该片区的规划先后经过了六轮修编,重点对产业定位、城市设计、交通组织等进行了研究。

“一号工程”打造城市新门户

定位“青岛门户·城市客厅”的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,将打造成城市枢纽魅力新门户、市民文化开放活力带、总部经济高效商务核、人才汇聚绿色宜居地。创新创业活力区核心区建成后,不仅能加强产业生态创新,成为人才引育创新的载体,也能为3万人提供高品质居住空间,并提供约7万个就业岗位,真正成为青岛创新创业的活力源泉。

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被称为青岛的TOD“一号工程”,但实际上,青岛地铁集团自成立之初,就致力于城市TOD开发。涵盖高端住宅、商业、酒店、办公等多重业态的青铁华润城就打响了青岛TOD开发的第一炮。8月27日周六,毗邻2号线辽阳东路站的万象汇开业。当天,辽阳东路站出站客流由前一个周六的8455人次,增长至22762人次;进站人数由前一个周六的8295人次,增长至23503人次,地铁显现出对商业的巨大引流作用。

“未来已来”是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的一句口号,“未来之城”已在路上。“我们希望能够把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相结合,通过交相辉映的设计理念,让老百姓既能感受到青岛城市发展的历史和过去,又能展望更繁华美好的未来,所以我们也叫它‘未来之城',将来要打造成为城市人文新地标。”青铁置业副总经理赵玥博表示,TOD综合开发是城市发展的一场“思想解放”,是城市开发理念的更新和城市运营方式的重构,在盘活低效用地、重塑老旧片区方面,TOD将越来越多地发挥积极作用。

老厂“升级”打造未来之城

文章来源:《空间结构》 网址: http://www.kjjg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918/1127.html



上一篇:国际消费有魅力城市消费有实力地区消费有活力
下一篇:“4+29+80+N”消费空间结构出炉 北京要做兼具“烟

空间结构投稿 | 空间结构编辑部| 空间结构版面费 | 空间结构论文发表 | 空间结构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空间结构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