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《空间结构》栏目设置[09/01]
- · 《空间结构》刊物宗旨[09/01]
- · 《空间结构》征稿要求[09/01]
- · 《空间结构》投稿方式[09/01]
- · 《空间结构》数据库收录[09/01]
创新创业活力区打下围护结构第一钻,青岛地铁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从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的升级,不难看出青岛TOD开发的思路迭代。年初,青岛地铁明确了“建设世界一流地铁,打造一流城市建设投资运营商”的目标,制
从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的升级,不难看出青岛TOD开发的思路迭代。年初,青岛地铁明确了“建设世界一流地铁,打造一流城市建设投资运营商”的目标,制定了“三六五”发展战略。无论是“TOD综合开发投资一千亿”的千亿级目标,还是“让更多人工作生活在地铁旁”“匹配城市战略”的美好愿景,无不在擘画“轨道上的青岛”这一美好蓝图。
TOD的开发已经成为全市发展共识,青岛地铁将充分抓住青岛轨道交通二期、三期线路建设窗口期,依托地铁集团资源优势,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,不断改善城市形象面貌,提升城市功能品质,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,让更多的人乘坐地铁出行,让更多的人工作生活在地铁旁,让青岛的TOD模式尽快成为全国城市更新的典范。
“TOD”建设瞄准千亿级目标
墙体斑驳的老厂房、藤蔓覆盖的铁道、踩上去吱呀作响的红色地板,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覆着历史的尘埃。几个月前,青铁置业的工作人员入驻这里,下个月开始,将对国棉六厂老厂区进行改造。在未来的蓝图里,倚靠高铁、地铁多线交汇带来的强大客流,借助整个创新创业活力区带来的蓬勃生机,发挥老国棉六厂承载的文化记忆,这里将对标北京的“798”,打造包含酒吧、文旅、餐饮、剧场等元素在内的公共文化活力区,塑造未来青岛新门户的复合式艺术交流空间。据介绍,该片区的规划先后经过了六轮修编,重点对产业定位、城市设计、交通组织等进行了研究。
“一号工程”打造城市新门户
定位“青岛门户·城市客厅”的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,将打造成城市枢纽魅力新门户、市民文化开放活力带、总部经济高效商务核、人才汇聚绿色宜居地。创新创业活力区核心区建成后,不仅能加强产业生态创新,成为人才引育创新的载体,也能为3万人提供高品质居住空间,并提供约7万个就业岗位,真正成为青岛创新创业的活力源泉。
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被称为青岛的TOD“一号工程”,但实际上,青岛地铁集团自成立之初,就致力于城市TOD开发。涵盖高端住宅、商业、酒店、办公等多重业态的青铁华润城就打响了青岛TOD开发的第一炮。8月27日周六,毗邻2号线辽阳东路站的万象汇开业。当天,辽阳东路站出站客流由前一个周六的8455人次,增长至22762人次;进站人数由前一个周六的8295人次,增长至23503人次,地铁显现出对商业的巨大引流作用。
“未来已来”是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的一句口号,“未来之城”已在路上。“我们希望能够把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相结合,通过交相辉映的设计理念,让老百姓既能感受到青岛城市发展的历史和过去,又能展望更繁华美好的未来,所以我们也叫它‘未来之城',将来要打造成为城市人文新地标。”青铁置业副总经理赵玥博表示,TOD综合开发是城市发展的一场“思想解放”,是城市开发理念的更新和城市运营方式的重构,在盘活低效用地、重塑老旧片区方面,TOD将越来越多地发挥积极作用。
老厂“升级”打造未来之城
文章来源:《空间结构》 网址: http://www.kjjg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918/1127.html